本文作者:访客

濮阳惠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四成 终止募投项目转补流动资金

访客 2025-08-22 15:22:15 40467
濮阳惠成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降,同比下降近四成,为应对此情况,公司决定终止原本用于扩大生产的募投项目,转而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此举旨在缓解公司当前面临的财务压力,但未来发展仍需关注市场变化及经营策略的调整。

8月21日晚,濮阳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濮阳惠成”或“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7.21亿元,同比上升0.4%;归母净利润为7064万元,同比下降37.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554万元,同比下降38.1%;经营现金流净额为7768万元,同比下降67.0%;EPS(全面摊薄)为0.2421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募投项目效益不及预期等挑战,公司宣布终止“功能材料中间体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具体来看,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65亿元,同比上升0.2%;归母净利润为3443万元,同比下降40.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35万元,同比下降44.8%;EPS为0.118元。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总资产29.1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6%;归母净资产为24.2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5%。在主营业务方面,顺酐酸酐衍生物的营业收入为5.34亿元,同比增长3.74%,销量达到4.62万吨,同比增长9.87%。此外,公司将继续优化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报告期内,销售推广费用达620万元,同比增加94.32%;汇兑损益影响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0.94%;产量增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7.01%。

半年报透露,公司顺酐酸酐衍生物及研发中心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并且受经济环境影响,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该项目的实际效益不及预期。

随着“年产5万吨顺酐酸酐衍生物”及“优化产品结构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的相继落成,项目产能的扩张正面临一个逐步释放的过渡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试生产阶段的生产设备稳定性、产量及产品质量的持续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公司也必须正视市场环境的波动性、行业竞争的激烈化以及销售价格的波动等外部不确定因素,这些都可能对项目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从而带来潜在的风险。

鉴于当前市场环境、竞争格局、供需情况等已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功能材料中间体项目”在投资收益等方面可能与预期存在差异,是否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以及发展需要目前存在不确定性。基于对行业现状的调研及出于对募集资金投资使用的谨慎性考虑,为了更好地保护公司及投资者利益,经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以及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终止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功能材料中间体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13,697.89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濮阳惠成在半年报中称,公司顺酐酸酐衍生物产品生产成本受顺酐、丁二烯、混合碳五等基础化工产品价格影响较大,若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及毛利率等,导致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过程中,企业库存的高价位原材料/产品同样也会压缩公司的利润空间,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具有重要的影响。公司在材料价格下降趋势下,通过缩短采购周期、降低原材料和产品库存量,应对材料价格下降的风险。

此外,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收账款随之增加,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风险控制和信用体系管理,公司仍存在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濮阳惠成表示,目前,国内顺酐酸酐衍生物产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大多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线较为单一。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顺酐酸酐衍生物产品生产企业之一,在产能、装备、技术、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同行业优势地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存在我国顺酐酸酐衍生物行业增加生产企业数量,加剧市场竞争的可能性。

审读:汪蓓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