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专家:美军民航空存重大安全漏洞 目视进近隐患大

访客 2025-02-03 13:24:23 4849 抢沙发
专家:美军民航空存重大安全漏洞 目视进近隐患大摘要: 美国近期的空中相撞事故揭示了其空管系统的脆弱性。这次事故以及之前两架飞机在机场几乎相撞的险情,都反映了美国空管系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难以解决。现代民航拥有先进的导航、...

美国近期的空中相撞事故揭示了其空管系统的脆弱性。这次事故以及之前两架飞机在机场几乎相撞的险情,都反映了美国空管系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难以解决。

专家:美军民航空存重大安全漏洞 目视进近隐患大

现代民航拥有先进的导航、防碰撞设备和精密的空管程序,理论上应该高效且安全,相撞或险情应极为罕见。然而,仅两周前,在菲尼克斯就发生过两架客机几乎相撞的险情,最近距离仅400米,幸亏防碰撞系统(TCAS)介入才避免悲剧。类似“差点出事”的情况在过去一年多已成常态新闻,只是因飞行员反应及时或电脑干预才未酿成大祸。许多人担忧这种状况迟早会导致严重后果。

北美空管普遍采用“目视进近”,即让飞行员自行观察周围环境,而非依赖仪表程序。这种方式虽能增加机场流量,但也降低了安全冗余,将部分本属于管制员的责任转嫁给了飞行员。尤其在夜间或复杂天气下,这种做法隐患极大。去年甚至有德航客机因公司安全规定拒绝夜间的目视进近指令,被管制员刁难至备降其他机场,双方在无线电通话中气氛紧张,引发业界热议。

美国空管系统长期面临人手不足、培训不足和高压工作环境的问题。这主要是决策层无底线压低成本、削减预算所致,但因为不允许质疑联邦政府和民航安全体制,这种状况毫无改善。为了应对繁忙的交通流量,他们习惯通过目视进近等方式压缩工作量,甚至将部分安全责任推给飞行员。这种“生存必要”逐渐演变成一种危险的工作文化,最终为事故埋下伏笔。

此次事故中,一架民航客机与一架直升机在目视条件下相撞。明明有雷达可引导,但在漆黑夜晚,人的视力和空间感知大幅下降,空管却选择让两架飞机“自己看着飞”。更糟糕的是,当两架飞机处于碰撞航线时,在视野中反而呈现静止状态,极易被忽略。防碰撞系统在低空不提供避险指令,而空管屏幕上的碰撞警告也被忽视。

从频繁的险情到系统性问题,事故的痕迹早已显现。缺乏足够的安全冗余、过度依赖目视操作、责任转移以及对警告信号的漠视,最终导致了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尽管如此,特朗普和民主党在这一空难原因上的最新争吵表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意愿几乎为零。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84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