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压岁钱不妨也多些“松弛感” 让亲情少“负重”

春节假期已过半,很多人已经发了不少压岁红包。在一些家庭聚会中,发红包似乎成了展示实力的方式,如果给得不够多,面子上会有些难堪。为了保持对等原则,即使经济条件有限,也要尽力而为,这使得不少人将压岁红包戏称为“红包炸弹”。
压岁红包有时也被视为亲情和友情的试金石。有的家庭里,姐姐给父母的孝敬红包会被直接转给弟弟;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还没回家就接到亲戚索要红包的电话,这让一些人甚至不敢回家过年。
即便在移动互联时代,即便人不回家,压岁红包也不能少。家族群、同学群、朋友群里,大家纷纷接力发红包,不抢则显得不重视感情,抢了又觉得有义务继续发下去。即便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许多人还是硬着头皮发送红包。
过去,车马慢,压岁钱少,红包也小,但心意满满。如今红包变大了,封皮更精美了,花样也多了,带来的烦恼却增加了。这是因为人们平时见面机会少了,想通过金钱来表达情感深浅,从而滋生了攀比心态,导致红包金额越来越离谱。
值得庆幸的是,在一些沿海城市,红包金额反而有了定数;一些年轻人选择用礼物代替红包,这样不仅热闹依旧,而且情意更加浓厚。年轻父母也在尝试新的方式,比如“压岁书”、“压岁游”,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感恩之心,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别让压岁钱成为负担,让亲情少些压力。红包往来本质上是幸福传递的纽带,其中最宝贵的应该是真诚与快乐。让传统文化在更纯粹的氛围中传承下去,不妨从简化压岁红包开始,增加一些必要的轻松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