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讯(编辑 朱凌)英特尔新任华人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正在大刀阔斧地改革这家老牌芯片巨头。
过去数年,英特尔在制造制程、产品路线上的一系列失误,导致市场份额不断被台积电、AMD和英伟达蚕食。
近日,陈立武启动了自他上月就任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改革——以扁平化公司领导团队为核心的组织架构调整。
“我要与工程、产品团队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roll up my sleeves),真正了解我们该如何加强产品力与解决方案。”陈立武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表示,英特尔的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芯片事业部以及客户端计算(PC芯片)事业部将直接向他汇报。
与此同时,原本主管这些工作的资深高管米歇尔·霍尔索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将继续担任产品部门首席执行官,并被赋予更大的职责。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任网络与边缘事业部总经理、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教授的印度裔萨钦·卡蒂(Sachin Katti)被提拔为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和人工智能负责人。
卡蒂将接替即将退休的CTO格雷格·拉文德(Greg Lavender),并领导公司的AI战略和产品路线图制定、英特尔实验室、以及与初创公司、开发者生态系统的合作。
此前,英特尔在AI领域尽管收购了Habana Labs等多家初创公司,但始终未能建立一个清晰统一能够挑战英伟达的人工智能战略。甚至在今年初宣布搁置其关键AI芯片项目“Falcon Shores”,暴露出内部协作和技术整合的问题。
陈立武在备忘录中坦言:“组织的复杂性和官僚程序已经慢慢窒息了我们取胜所需的创新文化。”
此前,英特尔的技术主管通常比首席执行官低若干级别,陈立武明确表示这种情况将发生改变。包括罗布·布鲁克纳(Rob Bruckner)、迈克·赫尔利(Mike Hurley)和丽莎·皮尔斯(Lisa Pearce)在内的多位技术主管,将直接向陈立武本人汇报,意图建立一支技术导向的高层团队,更紧密地将行政领导层与工程师团队连接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还涉及政府事务部门。鉴于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尤其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出台,英特尔正寻找一位新的政府事务主管。这一职位在前任主管布鲁斯·安德鲁斯(Bruce Andrews)于去年11月离职后一直处于空缺状态。新任主管将负责协调英特尔与美国及全球各国政府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从制程落后到AI战略失利,再到错失GPU市场红利,英特尔已经失去了许多原本可以引领的机会。
陈立武的上任本身就标志着英特尔高层对过去发展战略的否定。前任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尽管曾提出“IDM 2.0”战略,试图复兴自有制造体系,但其在内部推动中遇到董事会和投资人的分歧,最终黯然下台。
相比之下,陈立武拥有丰富的投资与技术管理经验,他的强项不仅在于理解技术,还在于构建战略联盟、推动公司结构性重组。
他在备忘录中说道:“我们需要成为一家以工程为核心的公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如何竞争并最终赢得胜利。”
这场减少层级、提高效率并强化技术导向的改革能否帮助英特尔在AI时代中实现逆袭,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科创板日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