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特朗普关税政策撼动世界,全球各类资产大幅震荡下跌,几乎无一幸免。

但上海1-2月二手房同比大涨,3月份环比大涨再创6年新高!

不断上升的成交量,持续升温的刺激政策预期,让市场泛起热烈讨论:中国房地产到反攻时刻了吗?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资料来源:CRIC,华尔街见闻制图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外资投行为何集体翻多?

众多顶级外资投行翻多中国房地产。

大摩率先空翻多。

它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整体在2025年可能仍充满挑战,但高线城市可以得到更强大的财政支持。未来上涨的核心催化是官方收储速度对市场库存的去化。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除此以外,房地产新开工量在2025年将继续下跌8.5%。

因此,新房供应尤其是优质的新房资产会是未来市场关注的核心焦点。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高盛在3月份的闭门会议上则更加积极,预计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在2025年二季度触底反弹。但新开工项目可能继续出现双位数下跌。

这种“唱多”趋势在未来一年会越来越强烈,为什么?

我们总计看到有三个巨大的信号,正在强化这种资产价格的反转预期。

第一,政策反转。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史上第一次把“稳楼市稳股市”写进年度KPI;

第二,供给冻结。上海新地供应正在快速下降。2024年出让宅地48幅,同比减少24幅,下降三分之一,较高峰期下跌一半以上,进一步凸显新房资产的稀缺性。根据开发周期计算,到2026年后新房供给会快速减半;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资料来源:CRIC,华尔街见闻制图

第三,流动性充裕。居民部门存款高增,财政和货币政策双双积极,2025年流动性将会十分充裕,这意味着优质资产将带来超额的收益率。

政策、供给和需求的三个维度已经攻守易势,但许多人尚未回味过来。

2025年很可能上海新房资产一个重要的战略反攻点,应当重点关注。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核心资产如何穿越周期

全球不确定性下,钱该配置哪里?

毫无疑问,能够穿越周期的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核心项目的“三核”资产,应该是高净值人群主要考虑的投资对象。

从全球大城市的房地产周期来看,“三核”资产始终是增值保值的不二之选。

例如英国伦敦最近50年房价涨幅达106倍,远超英国整体的61倍;

法国巴黎市近50年房价上涨32.5倍,明显超过法国整体的22.7倍;

美国纽约市近40年房价上涨8.1倍,高于美国整体的5.6倍;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我们再看核心城市区域房价的分化情况。

英国“内伦敦”房价涨幅近30年达到6.4倍,大于“外伦敦”的4.8倍;

法国巴黎市中心房价涨幅2.95倍,明显超过近郊三省的1.97倍、远郊的1.43倍;

纽约曼哈顿区和皇后区近30年房价突破2.2倍,高于全市的1.4倍;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三核”资产在保值增值方面的收益率堪称卓越。

为什么“三核”资产能够普遍穿越时间周期,跑赢社会平均?

长期看,全球货币超发是普遍现象,广义货币增速多高于名义 GDP增长,能够跑赢印钞机的资产不多,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核心城市的房地产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四十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约为15%,只有少数一二线地价房价、医疗教育等服务类产品、股票市场上的核心资产等收益率能够跑赢这台印钞机。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因此,找到上海这座核心城市的“三核”资产,几乎是每一个高净值、高认知的家庭所必备的功课!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核心资产浮出水面?

4月春风吹,新的“三核”资产正在陆续登上舞台。

黄浦区是公认的上海顶级地段,其定位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在历史风貌、高端消费、文化地标、高端产业等领域价值,不可复制、恒久稀缺。

这个相当于纽约曼哈顿中城、伦敦西区等全球大都会的中心地段,在百年计的漫长岁月里都具备战略级配置价值,可以跑出超额收益的顶级资产。

我们按图索骥,参考纽约最贵的中央公园大厦,看一下最顶级的资产拥有哪些核心要素?

第一,顶级的中央公园全景景观,视野甚至还能延伸至纽约港和长岛;

第二,顶级的商业文化氛围区,第五大道奢侈品购物区、哥布伦圆环、卡内基音乐厅等标杆;

第三,顶级的奢华设计和配套设施,由设计迪拜哈利法塔的建筑师Adrian Smith操刀,外立面采用高性能玻璃幕墙,兼顾采光与私密性。

循着类似的逻辑,我们发现有一个对标的资产——拥有150米超高层景观视野的高福里项目,牵动着无数顶尖富豪的心跳。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高净值客群盯着高福里项目?

在笔者看来,它的“三核”属性得天独厚,与生俱来。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这是一个在完全被限高的风貌保护区旁,拔地而起的超高层建筑,拥有360度的宽广视野,让每一个业主享受城市最佳景观;

这是一个在完全被延中绿地和衡复风貌区包裹的心脏地段,绝佳的商业和文化氛围锻造让人倾心的生活方式;漫步即达繁华的淮海中路,恒隆广场、K11等顶级商业地标环伺,聚富长乐路的历史底蕴与时尚潮流在此完美交融。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波浪线条的奢华设计,用2-3倍于常态的成本,淬炼最优质的挺拔身段。浑然天成的环境,拔地而起的视野,无法比拟的匠心。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这个倾心打造的浦西新塔尖——专注于285到600平的大平层产品,意味着入门总价可能在4000+甚至5000万元以上。半亿的门槛也注定了高福里项目业主圈层的统一化和精英化。

只有这样的人群,敢于在不确定性之中,下注顶豪项目的穿越周期价值。超高净值客群属性,反过来又意味着这一社区将形成独特的人文氛围与生活方式共识,成为城市中具有辨识度的居住聚落。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在历史肌理与现代建筑的交融中,150米高的城市地标巍然矗立,将开阔视野与精致生活完美结合,诠释当代人居美学。

正是黄浦区二十年一遇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才给人以稀缺的机会触摸到这时代的心跳,站立在这难以复制的历史文脉之上。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结语

上海土拍价格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涨价。

比如静安大宁地块拍出32%溢价率,楼板价直破9.2万/平米;

比如虹口瑞虹地块拍出38%溢价率,楼板价直破11.48万/平米;

这些地段的市场表现,反映了核心区位资源的独特禀赋,其产品力与地段价值的匹配度正获得市场更充分的认知。

参考高福里项目隔壁长乐路40+万一平的别墅,预计新盘价格很难低于25万,仍会引起热烈追逐。

在目之所及的未来,降准降息择机而至,国债利率持续下行,债务置换货币稀释,真正能够定义资产特质的,始终在于其不可复制的城市基因与人文积淀。

全球大城市经验下,上海这类资产为何受青睐?

黄浦核心区的城市更新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记忆,其推进节奏始终与上海的城市脉动同频共振。

当下人群对于宏观经济、房价周期和未来人口的迷惘,将来都会是后视镜里的草蛇灰线。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稀缺资产的价值会在2025-2026年迎来重要的战略转折点。

凡人踌躇不前,智者前瞻布局。于无声处听惊雷,克服人性的逆向操作往往能够带来超预期的资产收益。

买在寂静无声时。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华尔街见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4390.html

(0)
华尔街见闻的头像华尔街见闻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3: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3:00

相关推荐

  • 中国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1%,制造业投资增长9.1%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 2025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5%。 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

    2025年4月16日
    2300
  • 抛售美股买入加股,加拿大人“为国接盘”

    在特朗普关税威胁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双重夹击下,加拿大投资者抛售美股,正以创纪录的速度涌入本国股票市场。“买加拿大”运动蔓延至金融市场。 4月15日,据报道,统计数据显示,4月7日至11日,主要持有加拿大股票的ETF净流入资金达到了25亿加元(约18亿美元),创下自2021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Purpose Investments的投资组合经理Derek B…

    2025年4月15日
    1900
  • 世界,您好!

    欢迎使用 WordPress。这是您的第一篇文章。编辑或删除它,然后开始写作吧!

    2025年4月3日
    6710
  • 字节AI推动Agent加速落地

    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黄昱 在AI模型落地之战中,All In AI的字节拿出了最新武器。 4月17日,火山引擎面向企业市场发布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它具备视觉推理能力,能像人类一样对看到的事物进行联想和思考。同时,火山引擎还升级了文生图模型3.0和视觉理解模型。 火山引擎总裁谭待表示,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在专业领域的推理任务中表现出色,数学推理…

    2025年4月18日
    2000
  • 上一次美国总统如此施压美联储,是1971年的尼克松,两年后美国进入滞胀时代

    特朗普正用一条条推文威胁美联储的独立性,而上一次美国总统如此施压美联储,要追溯到1971年,美国大滞胀时代的前夕。 1971年,美国经济已经面临"滞胀"困境,失业率达6.1%,通胀率突破5.8%,国际收支逆差持续扩大。为争取连任,尼克松总统对时任美联储主席伯恩斯施加空前压力。 白宫记录显示,1971年,尼克松与伯恩斯互动次数显著增加,特别是在1971年第三季…

    2025年4月18日
    10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