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父母,别跟着北大教授“瞎矫情”?

“你不是一个符号,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为什么现在大家只相信一个道理,就是只有刷题是有用的?”

“超级中学,优质教育,靠的就是多吃多占。”

“为什么一定要用某一种单一的价值来调动所有人?”

“我情商不高,但我为什么要情商高?”

……

因为在人文访谈节目《十三邀》里一系列真实又犀利的言论,最近北大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出圈了。她不仅成功逃脱了“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魔咒,还成了万千网友担心“可能被封杀”的对象。

这说明啥?

说明林小英教授确实说出了很多人,尤其是普通家庭孩子和父母的心声。

2023年,林小英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叫《县中的孩子》,讲述了县城中学的教育状态。这是她带领学生做了3年调研的结果。

为什么是县中的孩子,而不是市里或省里的孩子呢?

林小英教授在《十三邀》中也谈及了这点。她说,自己受邀在富士康做调研时了解到,工人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县里的孩子。

由此她发现,县中积极模仿的精英教育并不适合当地孩子的需求。在她看来,所谓的“优质学校”是多吃多占的结果,县中没有这个条件,就应该发展自己的本土教育、通识教育。盲目模仿精英教育,让县中的孩子明明没有考上优质大学的可能,却只能被迫走升学道路。而郭嘉层面也缺乏理想的职业教育,导致县中的孩子直接被甩进社会洪流中,不管是心灵还是物质上都处于匮乏状态。

教育原本应该具备的“唤醒灵魂、塑造人格、丰富生命、建立尊严”的作用完全被抹杀了。

节目中,林小英说的一句话让我很触动:

“他们(县中的孩子)在这二十多年间,什么时候被厚待过?!”

初看这个片子,很多人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县中和市中的资源差距上。就像我身边有不少中产父母就对林小英教授的想法不以为然。他们觉得,林小英教授说得都对,但并不适合中产父母。

且不说,中产父母的孩子基本都在市里甚至一线城市读书,本身就处于“多吃多占”优势地区。单是家里,就会全力以赴给孩子提供各种资源,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巴不得孩子有什么天赋呢。

这话确实是事实。稍微想想就会发现,钢琴、绘画、舞蹈等基本都是中产孩子标配了。可是,我更赞同的是,林小英教授在某次采访中说的另一句话:

县中的孩子是一种处境。

县中孩子的困境,绝不止于物质条件

提起县中的孩子,“努力”就是最大的标签。

有网友就说过,自己在市里上学时,老师就反复提起,县中的孩子有多努力。

他们为什么努力?

很多人心中的答案是:条件差、生活艰苦、没资源,想出头只能苦读书。

但如果你看过这个节目,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这样的教学楼,破吗?

这样的电子屏,落后吗?

大城市的学校所拥有的硬件设施,这个县中一点儿也不少。

问题出在,学校是如何使用这些设备的。

新建的宿舍楼,一楼有一个大大的围栏,目的是防止孩子半夜跑出来,保障“安全”。

每个教室外都配备的iPad看起来相当智能化,但目的却是监视学生。

孩子上课要打卡,在课堂睡觉、没拉拉链等各种小事儿都会被列入纪律问题。

也就是说,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被监控着、评价着、规范着。

教室里配备电子屏,老师也知道看美剧能给孩子创设好的英语环境,让孩子学到地道英语。但孩子们却只能看到教案,生硬地背单词。

学校还要专门购买物业用来维护基本卫生,孩子们再也不用打扫校园了,可以有更多时间用来学习。

看到这里,你还能说县中条件差吗?

他们有智能化设备、有网络资源、有专门物业,与二十多年前林小英就读高中时相比,条件好了太多。

但当前的孩子,却比林小英当年更不自由了。用林小英的话来说,就是“没我们嚣张”。

回忆起高中生活,林小英最大的感受就是“有趣”。

进入大学,不过是刑满出狱

同学们觉得学校餐厅的油有问题,决定用“罢餐”抗议。

当天晚上,男生在宿舍里写传单。第二天,他们就在几个班级之间搞串联。高三搞定后,又团结了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

最终,全体同学那天早上都没去食堂吃饭。不住宿的同学,就从家里带饭给同学吃,有人还把家里的锅背到了学校。

有意思的是,学校和老师的反应。

“革命”那天,语文老师明明知情却睁只眼闭只眼。

学校呢,没有处分一个同学,只是口头教育了一下。

这要是放在现在,估计监视器早就提前预警并把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提前扼杀在摇篮里了。

林小英回忆自己上学时,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很大,没有图书馆,就找班主任借书。

班主任每个月工资只有六十块钱,但一直坚持每年买两到三百块钱书。一个是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一个是借给孩子们。

林小英记得,老师把自己大学的语文教材借给同学,大家就到处传阅。

而老师感慨的是,能遇到像林小英这样优秀的学生,也是一种机遇。

师生相互成就,回忆起那段共同度过的时光,她们的眼中都绽放出了光芒。

可当下的孩子们最大的感受却是:

高中就像坐牢。

这个“牢笼”不仅是学校,也在他们心里。

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孩子太努力了。

听林小英教授演讲的时候手里拿着书本,准备合唱节目的时候手里也握着单词书、生物书,见缝插针看两眼。

他们早已把“自我监视”高度内化了,不敢放松,也不敢让自己的日程表有任何空白之处。

对啊,每天必须按照学校的规范做规定的事情,每天逼迫自己跟随主流目标,不能自由表达、不能有私人时间、不能有自我风格,这不就是“坐牢”嘛!

节目中,林小英反复提示孩子们,“你是个独一无二的人,你是有名字的,你不是芸芸众生当中的一个符号”。

她希望孩子们能找到自己的发光点,能发现自己的生命热情,能自我解放,而不是只知道“埋首读书”,不是明明自己不擅长物理却为了考试硬头选择“物化生”。

相比于县中的孩子,城市里的中产家庭的孩子似乎就好了很多。

县中孩子的困境,

也是中产孩子的困境

首先,中产家庭的孩子大多不会只待在教室里学习。

他们可能会去校外补各种课,奥数、作文、英语……

其次,中产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有某一个特长。

这点从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刻意培养了,学钢琴、学画画、学舞蹈……

这么看到,市里的孩子与县中的孩子确实不一样。

但这个不一样,往往仅限于“表面”。

开会时,同事讲到自己的一个朋友。

朋友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很小的时候就各种张罗。目前,孩子在朝阳一个学校读初中,成绩不是很理想。

有一天同事在手机上刷到一些小众博主,他们学习一般但在其他方面却很初衷,做得内容也很不错,完全能养活得了自己。

(《小别离》剧照)

同事就把视频转给这个朋友,想让她“开开眼界”。没想到朋友说:

“这个博主,我也关注了,做得很不错啊!”

同事就趁机说:“要不你让孩子看看,说不定她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想法呢!”

朋友赶忙拒绝:

“这可不行。她要是知道有这么一条路,更不好好学习了。”

同事当下就明白了,别看朋友花不少钱给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实际上心里压根就只有“升学”这一个人生路径,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她家的书架上,全都是文学名著。她也只允许孩子看这些书。

这孩子虽然在北京朝阳上学,虽然也有其他特长,但却和县中的孩子面临同样的困境。

我并不是在鼓励孩子走艺术特长路线,我只是想要提醒各位父母:

不是孩子的人生只有一种可能,而是父母可能只想让孩子看到这一种可能,害怕孩子看到其他可能。

试问,孩子看到小众博主就一定会放弃学习吗?

她有没有可能从此激发学习的兴趣?

她有没有可能对考入更高学府、扩展自己特长,产生更大动力?

……

我相信,中产父母一定都知道答案。

我们都知道,某一点热情、某一个好奇、某一种向往,都可能成为孩子奋力前行的契机。但父母不敢,不敢承担风险。

这点,在节目中林小英教授也谈及了。

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教育的价值在哪里?怎么教才能让孩子成为健全的人?

这些问题,学校里的老师和领导再清楚不过了。可是,很少有人敢打破现有的这一套。

就是因为“管理风险”。

如果改变了,解放孩子了,成绩下降了怎么办?

如果改革中,孩子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无人回答,也无人承担。

正因如此,在所有人都知道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大家还都选择沿着原有的、并不唯一正确的轨道行走,甚至变本加厉。

抛开孩子和教育,其实绝大部分成年人都害怕与社会既定主流背离。

《他乡的教育》中有一个妈妈叫吴云,在国内曾担任银行行长,典型的精英高知女性。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她选择辞职到泰国陪读。

她在机场填写职务表格时,写下“housewife(家庭主妇)”的那一刻,感到了巨大的落差。

社会身份缺失的转变,她一时接受不了,父母也接受不了。

吴云的爸爸甚至说,要跟她脱离父女关系。

至于原因,吴云自己很清楚。她一直按照父亲期望的路线成长,辞职,就相当于是“自毁”。

因循守旧,会带来安全感,但也会习惯性忽视问题,忽略伤害。

内卷过度的当下,无效竞争带给孩子的伤害已经不容忽视。作为个体,我们无力改变社会这个大机器,但可以尽可能努力地帮助孩子“自醒”和“自救”。

如何让孩子从“内卷”中脱嵌呢?

第一,引导孩子思索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在学习中有被困住的感觉时,引导孩子思索“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帮助孩子梳理“外部”和“内部”的状态。

第二,帮助孩子发现学习以外的乐趣,丰富生活体验。

争分夺秒学习,并不意味着效率就高,刷题永远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成绩也永远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在学习之外,帮助孩子拓展视野,关心周边的人和世界。

这个国庆假期,很多海淀高年级小学生都在培训班,我和小小常抽了几天时间,跑到三峡大坝游玩,去看看那个“朝辞白帝彩云间”和“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白帝城,去看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巫山,去看看“大国重器”的三峡工程……我一直觉得,体验世界、丰富感官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每逢周末,我都会带小小常进行一项体育运动。乒乓球、骑行、登山、捉虫子等,既能让他的肢体更灵活,也能体验户外阳光给孩子带来的一切福祉。

学习之外,我还带他了解围棋、机器人和编程,用另一种方式巩固课本上的知识。我给他专门开了个Netflix帐号,上面有大量的动画片、儿童剧、纪录片,让他学习之余随便看。

上个月,我俩还合作打《黑悟空》,而且,还通关了!两回!现在在打三周目了……

我们身在海淀这么一个超级卷的地方,我能做的很有限。我不知道这些很耽误时间但看似无用的体验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可是我很期待他们会让小小常看到人生更多可能性。

每个人都是鲜活的,学习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孩子对自我、对生命本身的认知: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有意义?

我如何寻求自己内心的平衡点?

不要过度看重外部系统的规则,不要过度投入主流价值观,关注内心所感所想,这才是个体脱嵌的方法。

县中的孩子和市里的孩子是被“界分”出来的。

没有脱嵌的能力,所有的孩子本质上都是县中的孩子。

你觉得你的孩子摆脱了县中孩子的困境了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024/10/17/31052.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4年10月17日 下午12:16
下一篇 2024年10月17日 下午12:18

相关推荐

  • 11死14失联!葫芦岛经历了什么?

    灾区急需帐篷 8月19日23时,葫芦岛市建昌县出现特大暴雨,图为葫芦岛市消防救援支队兴城大队队员转移受灾群众。 “葫芦岛市洪灾比想象中更加严重,需要大家持续关注。”多位参与葫芦岛救灾的救援人员都向《中国慈善家》如此强调。 根据葫芦岛市防汛抗洪救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8月19日至21日,受东北冷涡、副热带高压及台风“云雀”的水汽输送共同影响,该市出现持…

    2024年8月27日
    3200
  • “毕业证不能补办”被指规定过时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其硕士毕业证、学位证等3张证书被快递公司撕毁。快递公司回应称,快件在转场分拣时意外飘落至皮带机夹缝,因机器挤压出现损坏。快递公司已多次向客户致歉,并就理赔方案达成一致。 网友的毕业证书遭损毁。图源:东方财经 不少网友都很关心,毕业证学位证损坏或丢失之后能够补办吗?多家高校回应媒体时给出了一致答案:只能开具同等效力的证明书,不…

    2024年8月18日
    4600
  • 穿着清凉超市老板娘自称遭殴打,权威部门:没有殴打,纠纷已当场调解

    近日,杭州一超市老板娘与顾客互动视频在网络流传,因老板娘穿着清凉引发热议。8月16日,一名女子自称为该超市老板娘,提及多人在超市门口拍摄自己的视频、上传多个社交软件,对自己的生活造成骚扰,另称“刚刚还有一群人在外面,还打了我。”记者尝试询问这名女子了解具体情况,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记者尝试联系涉事超市,相关手机号码无法接通,微信显示“被添加为好友过于频繁”…

    2024年8月17日
    5900
  • 女骑手、女司机群体日益壮大,灵活就业新趋势

    在当今社会,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就业形态的多样化,女性在职场中的身影越来越活跃,特别是在网约车司机和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领域,女性从业者的数量显著增加,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据滴滴平台发布的《2024滴滴数字出行女性生态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全球有超过100万名女司机和外卖员通过滴滴平台获得收入,其中超过60万名来自国内。这些女性司机中,82%因…

    2024年10月6日
    2300
  • 企业销售充电宝印发“好评返现”卡,被罚3000元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企业销售充电宝印发“好评返现”卡,被罚3000元】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咸阳一商贸公司在通过美团销售充电宝时,将印有“评论晒图 领微信红包 全五星+20字以上评论+3张以上配图”等相关字样的卡片随商品一同派送给消费者,遭消费者投诉。   咸阳市秦都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后认为,该公司使用好评返现卡…

    2024年10月13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