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据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号消息,该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前由央视财经曝光的“保健床垫”展开调查,目前两家涉事企业已经停业整顿。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9月以来,央视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三种商品进行了曝光,常被用来泡水以养身的枸杞被曝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对人体有害的工业硫磺;动辄几万元的“保健床垫”没有太高技术含量,却让老人们心甘情愿掏养老钱;被爱美人士追捧的“黑发神器”功效则远没广告中“神奇”。
这些商品被曝光后,有产地官方作出回应称将进行查处,结果如何?这些商品市场上还有销售?查处进展如何?对此,上游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白转黑”养发产品销售火爆
调查:宣传语与产品参数不符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年来,一些宣称源于自然、草本萃取、无副作用,能促使头发“白转黑”的发用产品,涌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甚至实体店,销售十分火爆。这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环保绿色的需求,宣称自己的产品不含化学成分,而是通过光照作用促使毛囊“合成天然黑色素”,把白发自然“养黑”。但严谨的科学检测表明,这些“白转黑”产品中导致头发变黑的真正有效成分,并非他们所宣称通过光照作用促使毛囊产生的“合成天然黑色素”,而是在化学特性上遇氧化就变黑的银离子。这些产品中实现“白转黑”的有效成分,恰恰是众多消费者希望避免使用的化学物质硝酸银。
有产品宣称“光合作用”就可以“白发转黑”。网络截图
这类“白转黑”养发产品目前网上销售情况如何?上游新闻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和某网购平台上,以“白转黑”为关键词搜索,轻松查询到一大批广告语为“白转黑”“不染发”“自然转黑”“三天转黑”等的产品。记者看到,在这两个平台上“汉斯”系列产品不少,其中一款产品“汉斯人参首乌植萃”与央视重点曝光的产品“汉斯人参首乌养发乳”包装和商品名称类似。
记者看到,这款名为“汉斯人参首乌植萃”的产品号称“白发养黑”“植物成分”“采用多种植物萃取”,产品介绍一再强调“光合作用”,“通过阳光照射,让头发跟植物精华慢慢渗透吸收逐渐产生色素”“户外活动十几分钟,通过阳光照射发生还原反应,对头发进行着色。”
央视报道点名的产品。视频截图
上游新闻记者点开“产品参数”一栏,表明生产企业是“广州市某某化妆品有限公司”,“产品类别”写的却是“精华乳洗发护发产品”,“功效”标明的是“深层清洁”,与主页宣传的“白发转黑”毫无关系。
另外,该产品在多个网店销售均标明自己拥有专利认证,专利号为“ZL20211000XXXX.4”,上游新闻记者查询发现,该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均为“石某某”,发明名称是“乌发素、乌发素的制备方法及洗护液”。该专利说明书称:“志愿者在使用实施例的乌发素和应用例的洗护液(洗护液为应用乌发素的洗护液)进行头发护理后的第6个月或第10个月,其白发率明显低于志愿者使用对比例、市售产品或空白对照组的乌发素进行护理后的白发率。说明适用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乌发素可以有效促使白发自然生黑。”
某短视频平台上与央视曝光产品类似的“白转黑”养发产品。网络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专利说明书的内容,与网店宣传的“光合作用”“户外活动十几分钟,通过阳光照射发生还原反应,对头发进行着色”等内容并不相同。
23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在“某某神州”网店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客服,该产品是否与央视曝光产品有关?是否含有硝酸银?截至发稿没有得到回应。上游新闻记者拨打生产商“广州市某某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公开电话,但无人接听。
记者看到,目前,“汉斯人参首乌植萃”在某短视频平台和某网购平台均能正常销售,不同网店价格也稍有不同,有的标价40元一瓶(60毫升),也有的标价86.9元5瓶(60毫升)。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化妆品部主任刘洋介绍,改变头发颜色的产品,在化妆品分类中属于染发类的产品。根据协会对目前法规的理解和行业掌握的情况,目前尚没有能够短时间内促进白发自然转黑的化妆品。
戳破“神奇床垫”泡沫
调查:涉事厂家被停业整顿
据央视财经报道,眼下市场上有一种“神奇”的理疗床垫,在一些商家的嘴里,被吹嘘得神乎其神:改善睡眠、治疗疾病甚至能延年益寿……许多老人为了购买这些昂贵的床垫,不惜动用自己的养老钱。央视暗访中,该类床垫的生产厂家之一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宏宜轩玉石床垫加工厂马经理坦言,这种保健床垫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生产成本也很低,他们这些厂家也是薄利多销,但那些商家卖给老人们的价格利润非常高,是进货价的十倍二十倍。
鞍山市岫岩县宏宜轩玉石床垫加工厂马经理坦言,这种保健床垫利润非常高。央视财经
23日下午,这位马某某接受了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他透露,厂子已经“停产自查”了。说到央视的采访,他透露:“可能是体验店卖了虚高价格,那个记者到我们厂家核实一下,看看这个东西出厂是多少钱。”
马某某表示,央视报道出来后,当地监管部门连夜来检查,“约谈我们,看看我们有没有虚假宣传的,有没有生产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现在我们厂已经停了。”马某某称,有关部门要督查,要求“停产自查,什么时候整顿好了什么时候开工。”
记者提出,当前市面上类似产品号称的功能很多,对此马经理表示:“我们只生产电热褥垫,市场上销售的(人)可能语言跑偏了。”他表示,自己是厂家,只管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生产,商家拿到货后,怎么去宣传,“我们控制不了。”
另一家名为“继万玉石床垫”的厂家负责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他们生产的床垫其实就是家用电器,所谓的超声波、磁石磁疗、光子美容都只是噱头,并不具有真正的功效。
上游新闻记者以“玉石床垫”为关键词在某短视频平台和某网购平台查询,轻松找到大批相关产品。这些床垫的广告词均号称有“加热”“理疗”“养生”等功效,甚至还有商品打出了“汗蒸”“超长波”“远红外保健”等口号。记者看到,这些产品标价从两三百元到两三千元不等。
另一玉石床垫生产厂家负责人称实际效果没有太大差别。央视财经
记者在某网购平台随机点击查看一款号称有“电位针超长波理疗”功能的玉石床垫产品,该产品在广告页介绍,该床垫有3000多个墨绿玉豆,有多组超长波点位(磁场),配有全套温控器、电位针、低频仪、9头温灸头、10头超长波(加床垫里)等众多配件。该产品号称“磁理疗养生汗蒸远红外双温双控”功能,优惠后3610元起。
有意思的是,记者查看该产品更多参数,发现在“功能”一栏却只写着最简单的“加热”“适用人群:成人”“材质:海绵”,并没有之前广告宣传的那些神乎其神的功能。销售该商品的网店是“某美旗舰店”,其经营主体也是来自鞍山市岫岩县的某某玉制品有限公司。
23日,岫岩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9月22日晚,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保健床垫”后,该局立即成立调查组,连夜前往涉事床垫企业开展调查,并对全行业进行全面检查。目前,两家涉事企业已经停业整顿,后续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两地问题枸杞被曝光
靖远官方:将发布相关公告
9月初,央视财经曝光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枸杞生产区存在违规违法生产加工、使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等问题。9月2日,青海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工作专班连夜核查,对于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2日上午,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也就该事件发布了情况通报。两地均称后续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相关新闻截图。央视财经
距离两地发布通报已逾20天,有关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相关部门有何回应?
据了解,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生长出的枸杞因颗粒大且饱满、色泽鲜红、果肉厚实、含糖量高等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据此前央视财经报道称,有知情人表示,这里有些厂家、商户在生产枸杞的过程中存在使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提色增艳”的情况。
在格尔木种植枸杞的河西农场,据商户介绍,头茬和二茬枸杞不用使用太多焦亚硫酸钠,三茬枸杞成熟时,天气转凉,需要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才能保证枸杞外观艳丽。据悉,《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里明确规定,生产、加工枸杞及其产品过程中,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及其替代品。
甘肃省靖远县的枸杞种植面积大约有28万亩,遍布全县14个乡镇。在甘肃省靖远县的村庄里,商户们表示,新鲜的枸杞摘下来后,也要先用“亚钠碱水”洗过一遍,这样晒出来的果子才会鲜亮好看。但要是一下雨,即使是焦亚硫酸钠洗过的枸杞,品质也很难保证。这时,就只能用撒手锏——熏硫磺。有些商户为了节省成本会选用工业硫磺。据报道,这些硫磺枸杞有的进了当地火锅店、小药铺,有的进了茶包,还有的被制成了枸杞酒。
央视财经记者随后将在靖远县购买到的枸杞样本,送到了宁夏国际枸杞交易中心质量检测站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11个枸杞样本,依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检验得出:所检二氧化硫项目不符合《DBS64/64001-2022》规定,根据每公斤小于等于100毫克的判定限值,判定结果全部不合格。
情况通报。网络图
据报道,直到8月底,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的行为,每天晚上都在靖远县的几个乡镇上演,白天采摘、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晾晒……
据介绍,工业硫黄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有毒,而且含有大量砷,易造成肾功能不全及衰竭、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9月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中心主任、副教授杨青山介绍,如果长期食用焦亚硫酸钠浸泡过的枸杞还可能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有一定的损害,严重的会造成急性中毒,容易引起肝肾损伤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23日,上游新闻记者在淘宝网以“靖远枸杞”为关键词搜索看到,多家店铺售卖的靖远枸杞商品介绍中,均提到“无硫”。在一名为“北某某农企业店”的8年老店中,“24年头茬枸杞”标明“不熏硫磺 不加亚钠(焦亚硫酸钠)”“565项农残过检”,并给出了相关报告;另一名为“百某乡”的店铺中,商品“正宗特级优靖远免洗枸杞子”同样标明“优选无硫”,并也给出了详细的检验报告,其中二氧化硫显示“未检出”。前述两店铺相关商品销量为500+和300+。
上游新闻记者以“格尔木枸杞”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售卖的商品多为“黑枸杞”,其宣传的卖点多为品质等,未涉及“无硫”等相关表述。
23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分别致电格尔木市及白银市靖远县相关部门了解当地查处枸杞生产过程中使用工业硫磺及焦亚硫酸钠的情况。靖远县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应称,近期当地食品安全委员会将会统一发布公告,对于记者具体时间的询问对方表示无法确定;由格尔木市宣传部门提供的外宣部门负责人电话截至发稿无法接通。
上游新闻记者 杨波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024/09/23/2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