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带娃骑行,孩子遭碾压身亡,悲剧背后有着残酷真相

作者:拾遗

因为一条新闻,最近网上掀起了巨大的讨论。

河北保定,一名父亲带着11岁的儿子参加骑行团,一群人在一条双向车道公路的机动车道骑行。

骑行中,孩子突然摔倒,连人带车摔向了对面车道。

偏偏对面正好有一辆汽车驶来,司机来不及反应,孩子被汽车辗压,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事发后,孩子爸爸抱着躺在地上的孩子,声嘶力竭地大哭,悲痛哀求孩子一定要坚持住,但为时已晚。

同行的骑手极其愤怒,拉扯着汽车司机的衣服,怒吼着让他下跪,要他给孩子道歉。

目前司机已被刑拘,相关部门也正在调查,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一场悲剧,对于这个孩子,我们真的是万分痛惜,他的人生还未启程,却在这一天戛然而止。

从司机行车记录仪的视频来看,当时车速大概是51km/h,没有越线行驶,没有超速。

事发突然,对向车道的孩子突然摔倒,连人带车直接砸了过来。

汽车司机已经猛打方向盘,但距离太近,还是无法避让。

谁都不愿惨剧发生,可是该为这件事负责的,真的只有汽车司机一个人吗?

首先,一个不满12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在公路上骑行?

按照法律规定,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进入公共道路骑自行车。

而根据新闻采访里提到的,这个爸爸一直带着年幼的孩子骑行,还会参与跟团竞速骑行。

根据后面骑手的视频来看,他们当时的车速已经到达37km/h。

而国家对非机动车的限速是15km/h。

现场视频显示:孩子当时已经跟不上了,他对爸爸大喊“骑慢点儿”,可是爸爸并没有理会。

此外,公路上已经明确划分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按照交通规则,他们应该在虚线内的非机动车道骑行。

当时这些人已骑行到机动车道上,所以孩子才会直接摔向了对向车道。

图/人民网《父子骑行、娃遭碾压,这起悲剧有哪些“痛点”?》

身为家长,最大的职责就是保护好孩子。

最起码要让孩子始终在家长视线范围内,靠在安全的虚线内,时刻关注周围路况。

当事故发生后,有网友发现男孩父亲是个骑行的小网红,平时很爱分享自己带儿子骑车的视频。

事发之前,很多人在评论区提醒他:

“离那么近干吗,小心追尾。”

他回复:

“离得近是在蹭风。”

一个老骑手提醒他:不紧跟、不并行。

他回了一个无所谓的表情:

甚至别人提醒他,要注意孩子安全,不要在机动车道上骑车时,他也不以为意。

确实,孩子的安全跟网友没有什么关系,大家都是好心提醒。

现在这个父亲失去了孩子,我想他比谁都伤心难过。

可他错就错在,太傲慢了。

其实,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之前我刷到过视频,一位父亲带着8岁的孩子从湖北襄阳出发,骑行150公里,去河南的外公家过暑假。

当时很多网友留言赞扬他,说这是锻炼孩子,是父亲给孩子上的最好的一课。

但我看了却深深地担忧,旁边来来往往的全是大货车。

万一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完全就是在大货车司机的视野盲区,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重庆的一位爸爸,带着6岁小孩骑行20多天进西藏。

这种山路比寻常公路更危险,蜿蜿蜒蜒很容易有视野盲区,道路更没有人车分流,全都挤在一起。

旁边还可能是陡峭山崖,又是在高原,很容易有高原反应。

虽然孩子很坚强,最终坚持了下来。

但真的没有更安全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了吗?

有很多的家长,为了所谓的锻炼孩子,让孩子去参与一些危险系数极高的活动。

他们认为,孩子只有在极端环境中经受考验,才能快速成长。

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身心尚未成熟,很多远超他们能力的挑战,他们是真的无法应对。

这样的冒险教育,或许能带来一时的表面现象,但潜在的危险一旦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盲目地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

这些父亲,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引发巨大争议的一位母亲。

这个母亲,带着哭闹的孩子过马路。

孩子确实不听话,在大马路上耍脾气,躺在地上赖着不走。

如今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商场、步行街,孩子闹脾气耍赖的视频,家长们的反应如出一辙,陪着孩子耗,绝不惯着。

这种教育或许没错,但前提是要分清场合,要确保孩子的安全。

结果这个妈妈为了教育孩子,直接把孩子丢在马路中间,自己走了。

黑夜,绿灯,死角。

汽车正常拐弯行驶,谁能想到地上会躺着一个孩子?

就这样,孩子不幸地遭到碾压。

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怎么会把孩子直接丢在马路上?

我也是一个父亲,我觉得家长就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我曾亲眼见到一个孩子在商场里,独自跑上自动扶梯,结果在扶梯上摔倒了。

是旁人看到,立刻按下扶梯的紧急停止按钮,而孩子的家长连人都找不到。

我也曾看到夫妻带着孩子去海边烧烤,夫妻俩都忙着吃东西聊天,孩子跑到海边玩水,直到溺水他们都不知道……

记得有一次我开车回老家,双向八车道,结果有个小孩子都跑到马路中间去了,而他的妈妈就坐在路边的麻将馆打麻将,浑然不知孩子遇到的一切。

身为家长,不要期望陌生人对你孩子的安全负责。

你自己都不能负责,凭什么寄希望于陌生人?

对于安全问题,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对危险心怀敬畏。

不要拿生命,去赌那个万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024/08/16/11801.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4年8月16日 下午9:07
下一篇 2024年8月16日 下午9:09

相关推荐

  • 这一国颁布新法!打工人被赋予“离线权”,下班后雇主“摇人”或被罚45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这一国颁布新法!打工人被赋予“离线权”,下班后雇主“摇人”或被罚45万】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非工作时间可以拒收老板不合理的电话和电子邮件?26日,澳大利亚的“打工人”得到了明确答案。   据新华社报道,澳大利亚26日实施一项新法律,赋予打工人“离线权”(right to disconnect),即…

    2024年8月27日
    2200
  • 冯远征在光明日报撰文:戏剧的独特魅力无法被AI取代

    【舞台艺术众家议】 人工智能(AI)横空出世,让戏剧演出中的角色可以完全由AI虚拟而成、立于舞台之上,AI甚至可以独立完成剧本写作。然而,在探讨AI技术发展对戏剧领域的影响时,我愈发觉得,AI带给戏剧的是新的创意,但它无法取代戏剧演员,舞台剧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是永恒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戏剧舞台。…

    2024年8月7日
    3500
  • 国家医保局:将人工耳蜗等纳入集采范围

    2024年8月30日,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带队赴天津调研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实地考察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医疗机构,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建议。 施子海指出,要加快推进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充分考虑耗材市场和临床特点,“一品一策”研究完善集采规则。要抓好第四批耗材集采、人工关节协议期满…

    2024年9月4日
    2300
  • 女子烂尾楼打卡意外坠落,紧急救援后送往医院

    8月11日,山东省烟台市发生了一起惊险的意外事件。一名年轻女子在养马岛一处烂尾楼拍照打卡时,不慎失足摔落在平台上,所幸的是,她得到了及时的医疗救助。 据目击者描述,当时这名女子正站在烂尾楼的边缘,试图捕捉独特的拍照角度。然而,由于烂尾楼结构复杂且存在多处安全隐患,女子在拍照过程中不慎失去平衡,从高处摔落至下方的平台上。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

    2024年8月11日
    1.6K00
  • 研究生实验室猝死,中国医科大学附院回应

    近日,顶端新闻等媒体报道了一起“中国医科大研一学生医院实验室猝死”事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在回复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死者当时被及时送医,不遗余力进行全力抢救,但最终仍未能挽回年轻的生命”。 根据报道,7月14日,家住陕西的宁先生接到中国医科大学通知,说弟弟在附属医院实验室打扫卫生的时候突然不行了,后被医院诊断为心脏骤停。宁先生一直质疑弟弟的抢…

    2024年7月28日
    57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